01
蒙納士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樓
地點:澳大利亞
該項目由Kosloff Architecture、藝術家Callum Morton和Monash Art Projects (MAP)合作完成。總的來說,重點是創(chuàng)作一個環(huán)境適應性很好的建筑,具有可提升的空間以適應未來,并為大學的公共藝術戰(zhàn)略做出持久的貢獻。
現(xiàn)有建筑位于Innovation Walk,與同一時代的其他幾座現(xiàn)代主義建筑以及更多現(xiàn)代建筑并存。新的立面被構(gòu)想為一道從上方懸掛而下的“窗簾”,并在地面的不同位置被”掀起”,從道路層可以瞥見一系列定制彩色釉面磚后方的空間。
通過與藝術家Callum Morton合作設計的正門進入大樓。它向兩個方向彎曲,利用科學研究過程中的文物,裝扮通往底層畫廊的通道,展示了Monash大學一部分豐富的藝術收藏。該建筑設有生物學和心理學系,包括各種空間,包括演講廳、教室、實驗室、辦公室和行政設施,所有這些空間在整個重建表皮過程中仍然在使用。
該建筑及其周圍環(huán)境在整個施工過程中保持全面運轉(zhuǎn),并且在外墻更換工程期間沒有任何居住者被迫搬走。正在進行的動植物科學實驗不間斷地繼續(xù)進行。該項目設計了施工順序和安裝方法,以使整個現(xiàn)有立面(磚塊和窗戶)在建造新立面時保持在原位。直到竣工后,現(xiàn)有的窗戶和墻壁才從內(nèi)部拆除,露出一個新的、高性能的外觀。
開工前進行的可行性報告估計,與更換外墻相比,新建一座同等建筑的成本要高得多。僅避免正在進行的科學實驗的傾倒、搬遷和中斷的成本就為大學節(jié)省了近200萬美元。
該項目的啟動是為了應對現(xiàn)有磚砌外墻的惡化情況。雖然委托是針對這座建筑的,但設計團隊制定一種可以應用于許多類似校園建筑的策略。這演變成了一項公共藝術整合戰(zhàn)略,顯著提高了建筑表皮的性能,并通過升級服務性基礎設施來滿足整個建筑的未來需求。
02
ESIEE IT高等教育學校
地點:法國
為了展現(xiàn)場地的特質(zhì),從早期的草圖開始,項目的重點就一直是緊湊性。建筑矗立在作為項目支撐的地下室上。坡度使得在花園層增加一個樓層成為可能,而前院則為地面層的建筑提供了主要通道。
底層用于部分集體項目(教學室、禮堂)和整個學校的行政管理。在外立面上,金屬通風孔的重復出現(xiàn)加強了項目的緊湊感,就像一塊被露臺雕刻過的巨石。立面上的通風孔掩蓋了行政辦公室和教學室,增強了公共區(qū)域:露臺、中庭、學生休息室和接待大廳。
這座建筑并沒有被分割開來以減少其影響,而是從鄰近的 Pierre de Coubertin 和 Fran?ois Mitterrand 路加強了其存在感和可見度??紤]到項目面積的多樣性,設計團隊嘗試采用階梯式布局,為用戶提供多個共享空間,特別是室內(nèi)露臺。
圓形劇場的主入口位于花園層,學生們可以通過層疊的樓梯進入劇場,樓梯同時也服務于生活區(qū)。主樓梯為各層提供服務。主樓梯設計為輕型結(jié)構(gòu),可通往教室和位于主立面(東南面)的各種露臺。這些室內(nèi)露臺為學校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環(huán)境。這些露臺一直延伸到室外露臺,向周圍的景觀開放。
主圓形劇場也采用了這種階梯式設座的原則。學生休息室位于圓形劇場主體之上的兩層,每層偏移 2 米,以形成分層座位。學校的兩間教室位于門廳二層之上,與中庭的距離同樣偏移 2 米。這棟統(tǒng)一的建筑設計為四層(外加一層花園),清晰明了,易于理解。
該項目中的各種空間圍繞兩個空隙組織,一個在室內(nèi),另一個在室外。首先,行政樓層圍繞天井分兩層(底層和一層)布置;其次,教室主要圍繞有頂棚的中庭布置,幾乎占了其余所有房間。在二層和三層,一些教室占用了低層行政用房的空間。
03
銀行和商業(yè)學校
地點:墨西哥
La Escuela Bancariay Comercial(銀行和商業(yè)學校)位于梅里達以北,是該機構(gòu)在該市的第二個校區(qū);新建筑位于一個不斷增長的地區(qū),旨在為更多的學生提供服務。在本項目的開發(fā)過程中,考慮了三個特定因素,這三個因素決定了建筑的布局及其重要性和操作:項目、地形和該地區(qū)的生物氣候特征。
梅里達的生物氣候特征是極端的:它非常炎熱、潮濕,在陽光直射下溫度非常高。反復的北風導致的風和雨也是必須詳細解決的因素。校園的外觀——堅固而厚重——響應了它的方向和每一卷所容納的用途的安排。
它對南部、東部和西部幾乎是封閉的,對北部完全開放,這避免了該地區(qū)不斷變化的光線和高溫,并為所有學習和工作場所尋求統(tǒng)一的照明。其均勻的材質(zhì)僅由chukum組成,chukum是該地區(qū)的一種典型材料,具有耐久性,維護成本低。
地塊是長方形和狹窄的;30 x 140 m,其三個側(cè)面與道路相鄰,只有一個側(cè)面與未來鄰居相鄰。該項目是在一個由六棟建筑組成的線性方案下開發(fā)的,這些建筑中有一個以街區(qū)為單位排列的零散項目。每棟建筑的用途都是精確分布的,試圖以這樣一種方式來安排項目,即它們激活建筑之間的公共空間和會議空間,從而調(diào)整整個校園。
這六個卷的布局產(chǎn)生了空間,就像正方形一樣,相互補充。布局遵循方向和太陽入射角:項目作為一道長城運行,在公共空間上產(chǎn)生陰影;中央廣場是一個露天會議空間,大部分時間都在陰涼處。另一方面,體積的碎片化允許風在一天中穿過并產(chǎn)生交叉通風,而不是提供阻力,它允許風以流動的方式穿過。
設計不僅將注意力集中在建筑空間——教室——而且最重要的是空間和流通,以及將所有教室與特定項目連接起來的空間。在這種情況下,這條走廊在每一層以不同的方式形成,在教室外形成一個會議空間。
圖文來源于網(wǎng)絡,由大宸設計整理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(quán),請聯(lián)系刪除!